2012年8月20日

從我堅強復國看台灣人際傳播模式

今天陪老王去等車,老王問我:「你小時候聽過"我堅強復國倒過來怎麼唸"這個笑話嗎?」

「哈哈哈我知道,就是國父xx我,然後發問的人就會大笑說:『哈哈哈妳被國父xx了!』」

笑完,我忽然想起,之前我們聊過兒時記憶,他說他小時候沒有玩過紅綠燈這件事,那時我心裡做了個結論是:臺東人不玩紅綠燈這遊戲,可能玩的是巧克力牛奶之類的。但也沒追問就是了。

這一刻,我赫然發現這個笑話,竟然他也知道。

我說:「ㄟ~原來隔著中央山脈,大家還是可以分享一樣的笑話。你不覺得很神奇嗎?我們小時候沒有網路耶,大家是怎麼傳的?」

他說:『應該就是一個小朋友告訴另一個小朋友,然後一個傳一個。』

我說:「加上過年大家可能跨縣市到處去玩、或是返鄉的人帶回家鄉給其他表兄弟姊妹聽,表兄弟姊妹聽完新的學期開始講這個笑話。」

他說:『對!所以可能會有新舊的差別,我們這邊的笑話有時候比較舊。』XDDDD

太有趣惹~~~

所以,文化的共榮,確實仰賴人際溝通傳遞(吧)。過去沒有網路的年代,交通發達就變成非常重要的助力:

高速公路建設,幫助交通的移動更為便利,把人們送到不同的地方再送回來,訊息也有了不同文化上的交流與交換。

人口開始往大都市移動,以及每年的返鄉逐漸頻繁,也讓核心城市與非核心城市有更多文化交流的機會。

還有嘛?還有嘛?


討論完,整個腦中有好多光速不停的在台灣地圖上竄流。然後,深深的想要感謝Internet這個偉大的發明。


以及謝謝前人們的努力,讓我們現在聽到笑話變成一件容易的事。:)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